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提供2017中级会计师《财务管理》知识点:股利分配理论,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!
2017中级会计师《财务管理》知识点:股利分配理论
某制造厂生产甲、乙两种产品,有关资料如下:
(1)甲、乙两种产品2010年1月份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:
单位:元
产品名称 | 产量(件) | 直接材料单位产品成本 | 直接人工单位产品成本 |
甲 | 200 | 80 | 60 |
乙 | 300 | 100 | 50 |
(2)月初甲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(作业成本)为7300元,乙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(作业成本)为10600元;月末在产品数量,甲为40件,乙为60件,总体完工率均为50%;按照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(作业成本),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(作业成本)总额为80000元,相关的作业有4个,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:
作业名称 | 成本动因 | 作业成本(元) | 甲耗用作业量 | 乙耗用作业量 |
质量检验 | 检验次数 | 4000 | 5 | 15 |
订单处理 | 生产订单份数 | 4000 | 30 | 10 |
机器运行 | 机器小时数 | 40000 | 200 | 800 |
设备调整准备 | 调整准备次数 | 32000 | 6 | 4 |
要求:
1.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甲、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。
2.以机器小时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,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甲、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。
3.假设决策者计划让单位售价高于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的单位成本30元,根据第(2)问的结果确定甲和乙的销售单价,试分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。
【正确答案】 1.质量检验的成本动因分配率
=4000/(5+15)=200(元/次)
订单处理的成本动因分配率
=4000/(30+10)=100(元/份)
机器运行的成本动因分配率
=40000/(200+800)=40(元/小时)
设备调整准备的成本动因分配率
=32000/(6+4)=3200(元/次)
甲产品分配的本月发生作业成本:
200×5+100×30+40×200+3200×6=31200(元)
单位作业成本:
(31200+7300)/(200+40×50%)=175(元/件)
单位成本:80+60+175=315(元/件)
乙产品分配的本月发生作业成本:
200×15+100×10+40×800+3200×4=48800(元)
单位作业成本:
(48800+10600)/(300+60×50%)=180(元/件)
单位成本:100+50+180=330(元/件)
2.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分配率:
80000/(200+800)=80(元/小时)
甲产品分配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:
80×200=16000(元)
甲产品单位制造费用:
(16000+7300)/(200+40×50%)=105.91(元/件)
甲产品单位成本:
80+60+105.91=245.91(元/件)
乙产品分配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:
80×800=64000(元)
乙产品单位制造费用:
(64000+10600)/(300+60×50%)=226.06(元/件)
单位成本:100+50+226.06=376.06(元/件)
3.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,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更加真实、准确的成本信息。因此,本题中甲产品的真实单位成本应该是315元,而决策者制定的单位售价为245.91+30=275.91(元),如果与传统的单位成本245.91元比较,好像是有利可图,结果实际上是在畅销的同时,每销售一件产品,就要亏损315-275.91=39.09(元),如果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,则会避免这个决策失误;对于乙产品而言,真实单位成本应该是330元,显然376.06+30=406.06(元)的定价偏高,会对销量产生负面影响,给企业造成损失,而如果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,把单位售价降低一些,则会避免这个损失的发生。
【答案解析】
【该题针对“作业成本法”知识点进行考核】